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糖业资讯 > 最新资讯 > 国内热闻

端稳“糖罐子”赋能乡村振兴——看来宾市如何推进糖业转型升级夯实产业振兴之基

2023-12-29 17:26     来源:广西日报
【字体: 打印

甘蔗收割机在远程操控下作业。蒙进煌/摄

运蔗卡车排队入场。覃飞翔/摄

凤凰镇牛角村蔗海连片的景象。覃飞翔/摄

2023年来宾市脱贫户种植糖料蔗、优质稻等户数占比

来宾市“双高”基地面积

调研主题:如何以传统蔗糖产业升级惠及广大乡村

调研关键词:糖料蔗 蔗糖产业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

调研时间:2023年12月

调研地点:来宾市

“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要落实规划、扎实推进。”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为广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区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让更多“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

对有“桂中糖都”美誉的来宾市而言,稳住糖料蔗产业,才能稳住乡村振兴的“底盘”。今年以来,来宾市按照“升级产业、振兴乡村、改善民生”总体部署,围绕“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效益”糖业发展思路,全力加强生产管理,实施“稳面”工程,推广良种良法,推进糖业数字化发展,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现糖业面积、产量、收入“三增长”。

这是一份“甜蜜事业”,也是一项端稳人民“糖罐子”的重要工程。来宾市如何推进糖业转型,为蔗农谋“甜蜜”,为乡村产业振兴添动力?近日,本报记者就此展开深入调查。

建“双高”基地

稳面守底,夯实振兴根基

深冬时节,正值新榨季,记者走在来宾市兴宾区广袤乡村,到处可见连片的蔗海。蔗农砍蔗,机械收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从糖厂开榨后传来的甜蜜芳香。

广大乡村,新建的楼房林立,代替了过去的旧平房。村民指着楼房告诉记者,哪些楼是户主以种蔗收益所建的“甘蔗楼”。

在兴宾区凤凰镇,蔗农家里贴有今年收蔗定价单——普通品种首付价为510元/吨,比上一榨季涨了20元/吨;优良品种的首付价540元/吨,也涨了……

“我们扛起食糖安全政治责任,端稳人民‘糖罐子’,抓好蔗糖产业,巩固来宾市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目前种植户有13.2万户,蔗农52万人。”习近平总书记到来宾视察时,来宾市委书记何朝建如是介绍。

糖料蔗是来宾市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来宾地方志记载,来宾从1910年开始发展种蔗,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近些年来,受国际市场影响,白糖价格起伏不定。

如何端稳人民“糖罐子”,考验着当地党政领导的智慧与担当。

“来宾市多举措稳住糖料蔗种植面积、产量这个大数,夯实蔗糖助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基石。”来宾市委副书记吴晓丽说。

一份来自来宾市乡村振兴局关于脱贫户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情况的统计显示,在种蔗面积较大的兴宾区,有7561户脱贫户种有糖料蔗,占比34.71%。这个比例,在象州县、武宣县分别是19.1%、15.6%。

“来宾市在广西率先开展糖料蔗‘双高’(高产高糖)基地试点建设,建成万亩连片‘双高’基地22个、3000亩以上连片基地49个,‘双高’基地面积105万亩。”来宾市糖业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晨介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来宾市还推广甘蔗高产高糖良种。来宾市建成糖料蔗良繁基地9个共1.46万亩,培育和引进新品种20多个,年可供50万亩大田用种。

自2019年起,来宾市对新翻种或扩种的高产高糖良种糖料蔗给予350元/亩种植补贴和原料蔗进厂加价30元/吨的政策,激励蔗农使用优良品种。甘蔗品种优化后,蔗农种植糖料蔗亩降本增收500元以上,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

近几年,来宾市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75万亩左右,正常年份蔗农年收入约48.5亿元,蔗农人均纯收入约9300元。

蔗海奔“铁牛”

高效机械化,提质增效惠民生

12月22日上午,在来宾市兴宾区,2023年广西糖料蔗高效机收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现场会举办。分步式高效剥叶除杂、无人驾驶电动智能甘蔗收获、联合种植……“铁牛犁蔗海”的机械化作业,吸引了广西业界人士到场观摩。

推进机械化生产,是来宾市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守牢糖业安全的重要举措。来宾市委书记何朝建提出,来宾市以“项目工作20法”“产业工作18法”,做大规模、做优品牌、做强产业链,加快推进糖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糖业“二次创业”转型升级,增强糖业综合竞争力,全力打造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建设来宾“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

对广大蔗农而言,购置大型农机具必定负担不轻。怎么办?

“我们采取政府推动、政策激励、企业参与三大措施,用好高效糖料蔗机收基地改造奖补政策,带动推进蔗地宜机化改造,引导蔗农推进标准化种植。”来宾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莫廷进介绍,该市强化政策引领,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大做强。

来宾市培育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发挥合作社优势,创建水稻、甘蔗等作物机械化示范基地,实施“代耕、代种、代收”等机械化作业服务,做大做强农机服务组织。今年,来宾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有204个,实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86.4万亩。

时值榨季,武宣县博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启惠忙于调配农机,做好计划为蔗农收蔗。合作社的20台甘蔗联合收割机,每台收割机每天可收甘蔗60—70吨。甘蔗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剥叶、切段、装载等工序无缝配合,甘蔗收割全程机械化让原本需要多名工人完成的工作,现在一台联合式收割机即可完成,极大地提高糖料蔗进厂效率。去年,该合作社获评全国星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

目前,武宣县甘蔗种植、收割等基本实现机械化。一台机器顶得上50名工人,每收割一吨甘蔗,蔗农承担的费用减少76元,每亩节约成本350元左右。

近年来,来宾市高度重视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数据显示,2022/2023年榨季,来宾市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约72.84%,高于广西69.07%这一水平。此外,来宾市糖料蔗联合机收率为7%,居广西第一。

以往数据也表明,糖料蔗生产机械化的推广,可使蔗农亩均生产成本下降200元以上。

守护“两头甜”

科技赋能,加快产业循环发展

一根甘蔗,一头连着蔗农,一头连着制糖企业。如何做到“甘蔗两头甜”?

来宾市推进村企合作联动,进一步深化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企业+合作社+蔗农”的生产经营模式,企业对积极动员发展甘蔗种植的村级村民合作社给予进厂0.5元/吨、屯级村民合作社0.3元/吨的奖励,为来宾市有蔗村级集体年均带来收入400多万元,屯级村民合作社年均增加收入240万元,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新动能。

兴宾区凤凰镇龙头村委,上一榨季进厂糖料蔗6.12万吨,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万多元。村里将钱用于基建、公益事业。“这个榨季,产量、价格都提高了,预计集体收入会翻番。”凤凰镇龙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鑫说。

来宾市拓展滤泥综合利用产业链,通过“以肥治废,以肥治地”,将滤泥用于还田和肥料加工,形成“甘蔗—制糖—滤泥—有机复混肥—甘蔗种植”滤泥综合利用产业链。目前,来宾市有复混肥生产企业2家,年产能10万吨,产值超1亿元。使用糖蜜废液生产的有机肥或滤泥还田种植甘蔗,平均亩产增产1吨以上,蔗农每亩可增收520元以上。

来宾市还延伸蔗渣、蔗叶综合利用产业链,引进12家蔗叶综合利用企业,来宾市蔗叶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利用量年均超过90万吨,综合利用率75%。兴宾区小平阳镇、蒙村镇、正龙乡的非粮型肉牛专用秸秆颗粒饲料项目,产品远销区内各大养牛场和贵州、江西、内蒙古等地,助农增收8000万元以上。

科技赋能,大力实施数字赋农工程。来宾市积极推进广西“糖业云”大数据平台试点建设,各级糖业主管部门、制糖企业通过“糖业云”,就可以掌握甘蔗生产全程信息。如今,蔗农打开手机“糖业云”App,只要登录App就能看到甘蔗砍运收、蔗款结算及补贴发放情况,还能购买农资、租赁农机等,实现“耕、种、管、收、运”全流程管理和服务。

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这里成立了现代蔗糖业发展研究所,整合食品、生物、机械、计算机等专业,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三链合一”,帮助地方制糖企业增收近千万元,输送了一批制糖行业高素质人才。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加强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深化科教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服务蔗糖产业创新发展,该校副校长、制糖工程博士、教授游少鸿说,将全力以赴做好蔗糖业发展研究,积极开展蔗糖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培养更多服务蔗糖产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来宾以及广西乡村振兴、人才振兴贡献人才力量、科技力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W020240109570569579074.jpg